第235章(1 / 1)

妖神在唐朝 秋雨冥 3749 字 2020-10-29

听着丁泉和陈墨的谈话,此刻趴在房顶的罗勇一怔,心理想:“查的够仔细的?”

丁泉瞥了眼四周,观察周围的环境,压低声音对陈墨说道:“据我所知好像是我们后代人,联合罗成干的。”

陈墨眉头皱起,看着丁泉道:“你说的是真的,我们后代?”

丁泉点头,肃色而有神秘的说道:“我听到的是这样,而且我还去了哪个时代,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应有尽有”

陈墨心里顿时有些不舒服,心理自言自语道:“那他知道我是现代来的了吗?难道是要暗杀我?我是自然穿越而来的,又不是做时光机?。难道是他”

丁泉看了他一眼,道:“墨哥,他们连青丘,鲛人一族都敢动,完全是要和我们妖怪作对呀?”

房顶的罗勇嘴角动了动,没有发出声音。

陈墨的背景确实硬的没几个人能比,但他们也不耐呀,他们的背后是魔族。

罗勇神色微沉,如果事情在这样发展下去,他们岂不是他们再无出头之日,父亲罗成被抓不是白费了,自己千辛万苦回来就是为了改变一家的命运?

我一定要挑起妖怪与人类的仇恨。

想到这里,罗勇心里一动,也顾不上丁泉与陈墨的谈话。

.....

陈墨已经比以前更加的成熟,他似乎明白了真像。

微怔,想了想,道:“小泉,我们这次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按照规矩,我已经向陛下请调了。”

丁泉顿时会意,心头透亮,笑着道:“这多半是师傅的意思。”

“师傅?”陈墨,丁泉都是一惊。

只从上次长安一别,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师傅了,只知道师傅一直在找龙脉。

陈墨轻笑一声,打破了沉思,说道:“今年科举,通过的人蛮多的,看来我们的人要小心些自。”

丁泉,立马会意,立马召见已经等候多时的人。

“见过大人好来的人”行礼道。

陈墨问道:“侄子你是因为你父亲的事吧”

罗勇:“是的,大人,我听闻大人一视同仁,不同意株连九族,得意帽死拜会大人”。

丁泉思索了一会儿,摇头道:“这次救你父亲恐怕怕难哦,大唐的天下已经根深蒂固,而且也是顺应历史发展,你们一下叛乱,怎么可能胜利嘛?

地方上的势力虽然盘根错节,你们只控制一部分势力是远远不够的,等他们成长起来,太晚了……”

陈墨突然说道:“你们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失去了民心,和平,有饭吃,富有的生活才是大家向往的”

罗勇到底只是个一介武夫,眼界还是还不够,一心只想报仇。

若有所思的点头,说道:“父亲曾说,能够说动李世民除了魏征,猜到李世民的心思的就只有你了。

陈墨笑了笑,站了起来,走到罗勇身边,说道:“大侄子,你太看的起我了,能够说动李世民的人只有魏征和皇后,你能够单刀赴会,可见胆识过人。

不过我今天要当小人了,来人给我抓起来作……”。

罗勇伸手阻止道:“慢……慢”。

说到这里,丁泉连忙道:“再给你们透露一点,明年有两件大事,一个是大廷议再次召开,各地巡抚,总督都要进京。另外还有就是皇上要大婚,各地的藩国使臣都会来。兵部那边正准备在承天门外大演武,到时候允许百姓,百官前来观看。”

罗成双眼一亮,道:“我听说了,皇上在南直隶,福建都演武过,场面空前,很是盛大,震撼人心……”

陈墨微微点头,道:“现在天下灾情蔓延,流言蜚语到处都是,确实需要稳定一下人心,震慑宵小……”

对于京城发生的事情,在坐的都清楚,听着陈墨的话纷纷皱眉,面露厌烦,罗成道:“靖王已经入阁,督政院已经在行霹雳手段,最多两天,京城就会清净……”

督政院包含了以往都察院,六科等的权力,一旦用起来,绝对是一道利器!

丁泉已经感觉了,不少人都被督政院带走,要求“坦诚以对”,其中很多人都没能再回来。

“督政院抓的人,也会给大理寺判吗?”陈墨突然问道,因为他想起来,政院的副院正汪乔年已经接任了大理寺卿。

“这个自然。”罗成道:“不过涉及的人太多,有些罪名不太好定,又年关将近,怕是年底审结不了。”

丁泉道:“嗯,吏部的任命也是明年,看来明年也安生不了。”

陈墨听着两人的话,轻轻点头,忽然看着外面道:“那个是吕国公吗?”

丁泉,罗成转头看去,只见街上一个中年人带着两个随从,都是便服,从西往东走。

“好像是。”罗成看着中年人,自语的道:“吕国公不是驻守在密云吗?没听说他回来啊?”

丁泉若有所思的道:“估计是为了演武的事,两大营是我大唐最精锐的士卒,理当是他们。”

陈墨心里微动,若说大唐最精锐的,应该是禁军,都是百里挑一,只是不知道他哥与叔叔今年还能不能回京。

他这边想想着,一个随从匆匆上来,在陈墨耳边低声道:“公子,那几人堵在客栈,千万别回去。”

罗成坐在陈墨边上,耳朵尖,好奇的道:“怎么了?什么人堵你的门?”

陈墨摇摇头,道:“就是你们刚才说的事,已经传出去了,很多人都不愿意离京,希望我找毕阁老陈情。”

丁泉闻言就皱眉,道:“他们是把你当枪使,再说,毕阁老一向持正,不会帮我们。”

罗成也点头,神色微沉。

毕自严虽然是皇家政院的院长,可从没有管过什么事情,前一次站出来说话,也显得“公正”,并没有庇护他们的意思。至于副院长汪乔年,当时并没有什么能力,哪怕现在是大理寺卿,在吏部面前也明显的很是“渺小”,说不上话。

也就是说,他们这些政院系的生员是姥姥不爱舅舅不疼,被人欺负了也只得忍着。

陈墨看着两人的表情,微笑着道:“不用这么担忧,毕阁老公正未尝不是一种庇护,再说了,不是还没有决定。”

罗成看了眼陈墨,叹气道:“我要是有你这么看的开……混蛋!你背景那么厚实,当然不用担心,我有靖王照着,倒霉的好像只有老孟啊?”

丁泉嘴角抽了抽,端起酒杯,心里默叹,交了两人损友。

第二天一大早,苏小菲刚锻炼完,拿着毛巾擦汗,赵真就风尘仆仆的从外面进来。

“奴婢参见皇上。”他来到屋檐下,连忙给苏小菲行礼。

苏小菲打量了他一眼,笑着道:“这一路累的够呛吧,先给朕说说,说完放你三天假。”

赵真确实是连夜赶路从成都赶回来的,躬着身道:“谢皇上。”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递给苏小菲道:“这是秦总兵给皇上的亲笔信。”

苏小菲接过来,没有打开,看着他,道:“说说你看到的。”

赵真一路上都想好了,这个时候还是斟酌着道:“是。从陕西到四川一路上,在下见到的都是赤地千里,灾民盈野,天天都有人饿死,四川的情况更不好,十亩地出不了一斗粮,年年遭灾,年年民乱,年年用兵。

苏小菲听的直皱眉,这会儿他也分不清是赵真看的片面还是四川等有意瞒了灾情,不过那里不太平是肯定的,年年的征讨军费就有三百万两!

赵真看了眼苏小菲,道:“奴婢以为四川等地的人口比预估的要多,灾情也比奏本上的严重……”

苏小菲微微点头,道:“嗯,朕知道了,你去休息吧,抽空将你的所见所闻,想法写个奏本给朕看。”

赵真轻轻躬身,道:“奴婢遵旨。”

等赵真走了,苏小菲才拿起秦良玉的亲笔信,想了一会儿才撕开,抽出信。

是秦良玉的亲笔信,他一看字迹就知道。

秦良玉的信,前面是请求朝廷对几个战死的将领抚恤,中间是汇报了她对土司等的看法,认为必须清剿,否则尾大不掉,祸害四川等六省,最后又谈及了“军改”的一些事情,对“裁军”表示反对,她认为四川等六省必须有大军坐镇,否则难以稳定,必酿大祸。

苏小菲看着这封信,右手在小桌上敲击着,心里推敲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