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钟三妮回娘家(1 / 1)

钟家记事 城小农 4927 字 2020-11-24

入冬的时候钟奶奶因为收秋劳累,再加上种地的事,又累又气,病倒了。前几天才刚能下地。

腊月二十这天一大早钟慧的小姑姑钟三妮带着她的两个小子就搭村里下城赶集的三轮车来了。钟超从村东口那儿刚接到正往家里走。

钟三妮家在山脚下的大山村,距离钟家住的平定村有三十多里地,和公公婆婆一块过日子,丈夫孙占全大部份时间照料家里的地,三妮和婆婆除了做饭照看孩子外,还喂些猪呀、鸡的,俗话说靠水吃水,靠山吃山,三妮家里就养了一群羊,天气暖和的时候公公就帮着到山上放羊。冬天孙占全就杀猪宰羊,在村里卖猪羊肉,有时候还拉到县城去卖,村里有来收整只的时候,也卖活的。日子过得倒是挺滋润。

钟三妮人长的很秀气,不像大部分的农村妇女那样皮肤糙,身子壮,钟家三姐弟长得都随爹,皮肤白,身材匀称,相貌好,想当初钟二牛他爹也是好相貌,要不就他爹那身子骨,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说家当吧,穷的炕上连张席都没有的主,真娶不着媳妇。

路上,钟超背着一袋子小姑给带的年货,领着弟弟孙文、孙武前面一边走一边聊,孙武“哥,你们家那小狗下崽儿没有,下了给我一个呗。毛毛是我见过最有灵性的狗了。”,钟超笑道“毛毛是个公狗,不是和你说过了嘛”。孙文耻笑道“老二,你咋又忘了,母狗才下崽呢,傻帽儿!”,孙武气道“孙文,我又没和你说。多管闲事。”

转头又拉着钟超问“哥,那我大姨村边的河上冻了吧,咱还去滑冰遛着去啊。”

钟超想了一下,道“上冻了吧,那天慧慧她们还去玩了,回来可被你姥姥骂了好一顿呢,你还敢去。”孙武接道“嗯,活该,她一女娃子是还去那地,多危险啊,那我可得背着点我姥姥去!”孙文嗤道“小毛孩儿,整的你有多大一样,你去就不危险了。”……

钟三妮背着一个小篮子跟在后面,看着钟超的后背,抬起手就直接用手套抹了抹有些湿润的眼,想到“大侄子这个儿都快赶上二哥了,过了年才十三,就成个小大人了。自家老娘三天两头就病炕上了,孩子里里外外啥不得操心。”

又看了一眼自家两小子,老大孙文九岁了,孙武也都七岁了。两个长得都人模人样的,就是啥人情事理儿也不懂。哎,没一个省心的地儿。

张嘴骂道“孙文孙武,咋就没听你俩问问你哥学习的事呀,一天就知道招猫逗狗。”孙武小声嘀咕“问啥呀,我哥还三天两头请假呢,那学习也不咋地呀。”钟三妮作势要打,孙武一溜烟往前跑了,还回头朝她娘吐了个大舌头。

一进院门,钟慧就跑过来迎着了,“小姑,你们累了吧。我一早就给炉子弄旺了,快进去烤烤,暖和暖和。”大家都进到里屋,钟奶奶赶紧让上炕让先暖和着。拉着俩个大外甥说了半天热呼话。

钟慧瞅了个空跑过去拍了一把掌孙武,拉到一边小声问“孙武,你那次说给我的弹弓拿来没有?”,孙武道“当然了,在我娘背那篮子里呢,我娘本来不让拿,说是给你的,我娘不信,好说歹说才给带上。你要它干啥呀,你那点儿劲也拉不动”,钟慧回了一句,“咋拉不动,拉的多了自然就拉的动了。”说完就往隔壁屋跑去,孙武想了想也跟着跑了。

隔壁屋钟超正在收拾小姑带来的年货四只杀好的小公鸡,两个山羊腿,一些羊肉。还有一些野山菇、山榛子。钟慧看到篮子已经空了,就问“哥,你看到一个弹弓没有?”,钟超从旁边一个瓮盖上拿过来递给她,说道“这个吧?哥也会做,没听你说想要这个呀?”钟慧接过来,轻抚着弹弓,一边看一边点头“哥,不用,我就是和孙武说着玩的,他还当真了。”

孙超拍了一下孙慧的头,“慧慧,过了年夏天你也该上学了。上了学可不能老想着玩了,等哥有时间下城给你买个新书包。”

“不用,你自己买吧,我用你现在那个。哥,不和你说了,我去试试弹弓咋样啊。”孙慧说完就跑出去了。

一到院里就看到孙武在那儿扔个破脸盆,他一扔毛毛就叼过来让他再扔,每次孙武来就爱逗毛毛,这盆是个毛毛的饭盆,这大冷的天,剩饭渣子都在盆上冻着呢,孙武也不怕脏,不嫌冻手。

毛毛呢,终于找到个新伙伴,正玩得起劲呢,也不护食了,平时谁要一动它那盆,急着呢。

看了这一娃一狗,孙慧也没理他们,拿着弹弓就径直跑出去玩了。

收拾好东西钟超刚进里屋,钟奶奶就说“小超,去东村喊你大姑她们中午来咱家吃饭吧,正好你小姑拿来的鸡到时候炖上一只,赶紧去,别再一会儿大妮儿做上饭了。”,钟超道“好的,奶奶,我这就去。”。

说完就往门外走去,这时孙武也已经坐炕上嗑瓜子了,一听要去大姨家,“嗖”一声窜下地,喊道“我也去。”跟着跑出去了。炕上钟三妮说“孙文,你也去吧。”,“太冷,不去。”孙文道,此时他正拍纸片拍的起劲呢,纸片是钟慧的,画样很多,也攒了不少,好多他都没有,“估计又都是那丫头从哪儿赢回来的。”孙文暗想。

东村离平定村就一里多地,中间就隔了一条河,过了河就是。冬天河都结冰了,每天都有好多孩子在上面划冰遛子。

钟超往河上看了一圈,暗道今天钟慧应该没来。

“哥,咱回的时候也玩一会儿吧?”孙武看着冰面上玩的正欢的孩子们,蠢蠢欲动。

钟超回头看了下孙武,笑道“明天吧,明天咱好好玩一下午,中午人多姑做饭忙不过来,哥得回去。”孙武道“一会儿大姨不就来了吗?”钟超想了想“还是明天吧。”

“哎,还得明天呀……”

两个人很快就到钟大妮家门口了,进了大门,整个院子看起来被收拾的很整洁,院子有一亩大,在四边靠墙的地方用砖铺了一圈,中间又砌了一条小路,就隔成两块方田了。每到夏季院子里会种些蔬菜。由于东村离河近,不缺水,几乎家家户户院子里都种菜,地里也都有菜园子。

钟大妮丈夫刘卫国在村里的小学当老师,是当初接他爹的班,他爹是新中国解放后第一批考教师的。

这儿方圆两三里地也就东村有一所小学,上下邻村的孩子都来这儿上学的,到了初中,就又要去乡里上高地乡中学,钟超就在那儿上初一,离平定村有五里多地。这个年代,教育资源匮乏啊!

这会儿,钟大妮的女儿刘青正端了盆洗了的衣服出来,看到钟超和孙武,高兴的道“孙武,你咋来了,小姨来了吗?”

钟大妮一儿一女,儿子刘磊今年十五,刘青十三,刘青比钟超大一岁,个头才到钟超肩膀头,皮肤白晰,梳两个小辫,微胖,一笑脸颊右边有个小梨窝。

孙武跑过去,“姐,我们上午刚到,我娘在姥家呢,姥让我和哥叫你们中午去吃饭,大姨,大姨夫呢?”,这时屋里传来钟大妮的声音“是你这个小猴子呀,小超和小武,快进来吧。”。

刘青去院里搭衣服,钟超就撩开棉门帘,带着孙武进了屋,一进门是间堂屋,正对着摆了张八仙桌,两边是东西房的门,紧挨着两边门分别放了两把木椅子。钟大妮是在西屋住,东屋婆婆张氏住着,公公前些年已经走了。

钟超兄弟俩就直接撩开西屋帘子进去了。“大姑,我帮你倒水吧。”

钟大妮正把洗完衣服的水往垃圾水桶里倒呢,“不用,你们先上炕和你姑父坐会儿,姑已经洗完了,歇一会儿姑就和你们一块回去。”姑父刘卫国正在炕上看书呢,这时就招呼着两小子上炕,钟超他们就搭着炕沿边坐下。

钟大妮倒完水把大盆一收,又给火炉上水壶里加了两瓢水,接着蹲下身又拉了两下炉子下面的灰屉子,让火更旺些。给他俩从柜子里拿出一把糖,“你们先吃着,姑收拾下去。”,孙武道“大姨,你忙去吧”说完孙武就往嘴里塞了个糖。

刘青晾完衣服,进屋也抓了两糖,拿了个凳子坐在炉边。问道“哥,钟慧那丫头,又去哪疯去了?”

刘卫国呵斥她“青青,咋说话呢,书都白读了。”钟超接着说“钟慧没说去哪了。哥呢?”刘青回道“到同学家玩去了”。

孙武看了一眼刘青,小声道“姐,你和慧慧现在还没和好?”,刘青瞪他一眼,道“吃你的糖吧,吃都堵不上你的嘴。”孙武翻了个白眼。

刘青和钟慧的主要矛盾,也就是钟奶奶刚病那会儿,钟大妮没事儿的时候就过来给做做饭,洗洗衣服啥的,有事的时候就让刘青来送饭,次数多了刘青就有情绪了。

那天去送饭的时候,钟慧没在家,等她走的时候钟慧才从门外面跑回来。刘青一下子气不打一处来,骂道“到底不是亲奶奶,姥姥都病成这样了,你还有心思出去疯去。多大闺女了咋不想着给做点饭,还得我们给你送。”

刘青到现在都记得,钟慧那大白眼冷冰冰的看着她。然后扭头就跑了。

等刘青到家,就看见钟慧正站在她家地上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在那儿嚎呢,一边嚎一边说“大姑,姑父,刘青不想给奶送饭,就拿我撒气。你看把我打的,手都挠破了,呜…呜…,马奶奶送了一碗饺子,我就去还个碗,呜…呜…,姑,你看,她把我推倒,给我棉袄都划烂了。”刘青一看,这家伙手真划破了,棉袄上也开了很大一口子,刚才还好好的,连她当时都蒙在那了。

钟大妮一看刘青进来,拽着她拿起炕上的挑帚就往她身上一顿招呼。刘卫国也不好拉着。

过了一会儿,钟慧才哭着上前拉着钟大妮说“姑,你别打她了,不过她得赔我一棉袄,我就要今年她新买那个。”最后,钟大妮帮破了的棉袄缝了个布丁,又带上新买的棉衣才把小丫头送回去。

刘青现在想起来都气的牙痒痒,这个钟慧,不,孙慧,就这样讹了她一棉袄,那可是她爸小半个月的工资新买的登山服,为她上学时候穿的。最可气的是,衣服太大,钟慧也穿不了,但每次她去,钟慧就会把它拿出来披在身上屋里屋外的转悠。

现在想想,就她那破棉袄,都穿成那破德行了,手一撕还不就碎了……,不过,从那之后,钟慧真的开始学着做饭了。

钟大妮收拾了一篮子东西,和刘卫国说了一声,让刘磊中午去她姥家吃饭。一行人就出发了。

钟大妮她们几个刚到屋门口的时候,就听钟老太太又在那儿骂刘文山。

大妮边进屋边接道“行了,娘,明年不让他种就得了,您这还过不去了”

老太太气道“是我过不去吗。他这白眼狼,我以后天天烧香骂他,让他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

钟大妮道“那会儿我就说别让他种,您那大侄儿还不如个外人呢。这么些年又不是不知道。”

老太太忙道“我那不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吗”

钟大妮没好气道“现在也没流外人田呀。您还气啥?”钟老太太一噎。三妮忙道“是啊,娘,不值当的,那明年这地您咋办呀?”

钟老太太听了,沉声道“肯定得自己种了,让你姐夫帮着种!三妮,到时候让你女婿也过来搭把手。”钟大妮一听,忙道“我们家里还有地,再说卫国还要去学校,也忙不过来呀,您还是琢磨琢磨再租出去吧”,老太太气道“行了,别说那么多了,我能不知道你们忙,这不没办法嘛,要让别人种,这村里人不又得嚼舌根子,还嫌咱家事儿少啊。再说,你们不帮着我,还能指谁?啊,你们说说,我还能指谁?咋?还非让我们娘仨去讨饭去啊?”大妮还想说两句,三妮拉了她一下,道“种地的事还早着呢,到时候再合计吧,姐,我哥又来信没?”。

她一说完,大妮拍了一下大腿,说道“差点给这茬忘了,前两天来了一封,这回还汇了200块钱,我让卫国昨天刚从县城邮局里把钱取回来”说完从棉袄兜里掏出封信和200块钱。

然后钟大妮就跳下地把带来的粉条,炸豆腐泡,麻花,炸带鱼一堆年货拿出来收拾好。老太太则把在院里和孙文孙武玩抽老牛的钟超叫进屋读信,正好钟慧也刚进院门,几个孩子就都跟着一起进了屋。

钟家就钟二牛上了个初中,大妮和三妮一天学也没上。

只听钟二牛在信里面写道”……我挺好的,放心吧,虽然在这边赚不了多少钱,但也够用,本想给家里多寄点,就是找人也花钱,今年没攒着啥钱。……其实挺想回家的,但一想到宝儿,就又想着不能走,……娘和孩子们都好吧?还得姐和三妮你们费心了……”钟超读着读着就有点哽咽了,到最后放下信时眼泪忽然不受控制的就往下掉,其实已经收过几次父亲的信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钟超就忽然感到特别难过,特别难过!

老太太更是边听边抹眼泪儿,道“还寄啥钱呀,家里也不用他惦记,照顾好自己就行了。咱二牛苦呀,心里苦呀……”大家都是一阵难过,只有钟慧没事儿人似的在那儿鼓捣她的弹弓。刘青瞥了一眼她,暗道“没心没肺”。

中午刘磊也过来了,大家热热闹闹的吃了米饭,小鸡炖蘑菇,羊肉汤。几个孩子都吃的是涨饱肚圆的。

到下午天略黑的时候,大妮带了些羊肉、蘑菇啥的就领着孩子们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