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4章 前所未有大变局(1 / 1)

大明影侯 醉颜7点5 6955 字 2022-01-24

思维都不一样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同一件事情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这一点很是重要,其实方中愈心里很清楚。

对于他的这些想法,其他人跟不上才是正确的,如果真的有人跟上的话,那他倒是有些惊奇了,甚至会有些害怕,难道还有其他的人跟他一样是从后世来的吗?

所以现在如今这种方式是最恰当的,他来抛出论点让别人来讨论,甚至是反对,然后由他自己来总结一些。

这种方式就像是论战,大家都说自己考虑的,然后再得出一致的结论,求同存异是帮助一现在要做的,他必须团结大多数的人现在他所说的每一项政策都不可能是单一部门,所有完成的必须要靠几乎所有的部门帮忙。

在他的构想之中是没有闲杂部门的,所有的部门都将会用上。

“大明毕竟是一个农耕国家,种地的百姓依然有很多,我并不相信咱们很快或者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这种现状,但我希望能够做出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我提议要鼓励生育了,当更多的百姓更多的孩子成长起来,大明才会有充足的愿意种田的人。第二,如果咱们把农耕技术更加的拓展一些百姓们的农具,更加先进一些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从这些繁忙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然后就可以做其他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读书识字,比如教书育人。更比如说参加军队保卫家国。当然也可以做商人。京师现在的变化,想必诸位大臣也就看到了。诸位大人府上用的那些东西,自然不是京师,自己生产的,而是从其他地方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这就需要转运的商人。大道理想必不用我讲大家心里都清楚,大唐王朝为什么那么昌盛就是因为他们有源源不断的商人,不管是往西方去还是从西方过来,这些都是有痕迹,证明的。所以当大多数的人能够吃饱肚子之后,那么大家就会考虑其他的事情。所以我希望这一点能够说服大家。”

对于方中愈来说,他非常的艰辛,只有当农业技术提高之后才会有更多的人从繁忙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然后去做其他的事情,当然并不是让他们闲着,那样并不好。

当那些人去做其他事情,那么选择就多了,能读书的去读书不能读书的去做工,连工都不愿意做的那自然是做商人,甚至是还有其他的门道,以后他相信会有更多的职业出现在大明。

大明国境内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开发。

方中愈的话语完了之后。

在座的诸位大臣们都在思索。

这些道理确实很简单。

但做起来真的那么容易吗?

“老夫承认你所说的有道理,但是既然如你所说,农业技术需要发展农耕的工具也需要研制更好的。这需要多长时间呢,这又能做到什么地步呢?你所说的一朝一夕都难以改变,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如果朝廷没有足够的钱粮百姓们真的生很多孩子,难道就养的起吗?”

这个问题很是严肃,不愧是在朝堂上多年的人一下子就点中了事情的关键。

前一段时间的时候肯定不能依靠百姓们,自己过活让他们生了孩子之后,朝廷就要将养。

在后市之后人口一下子大爆发的确给官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所以他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方中愈也思考了一会儿,说道。

“大人考虑的确实很周到,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所以就需要朝廷专门播放资金养活他们,我把它称之为保障金或者是奖励金。只要有妇女愿意生育或者说生意更多的孩子,当他们没有办法供养的时候超警可以出一笔钱来救济他们。。”

这话一出来,其他人都听得懵了,这得花多少钱呐?

要是天下的老百姓们都使劲生孩子,朝廷得出多少钱养活他们。

小方大人,怎么有点胡闹?

这是其他人听到这句话中头脑闪现的第一个想法。

越是不可能的事情就越是可能发生。

他们就是这样想的,毕竟政策要从他们这里出来,如果真的出了什么问题的话,只有他们来负责任,但是那个责任能够承担得起吗?

老百姓的事情都不是小事,他们之下的百姓要是出了点什么问题,不仅仅影响他们的前途,也会给自己留下骂名。

做官的都爱惜自己的羽毛,这一点是肯定的。

况且他们一般都是乡里或者是宗族里的名贵人物。

是乡亲们和家族里子弟敬仰的对象,如果真的因为他们而惹出了什么乱子。

恐怕等待他们的不仅仅是嘲笑,还有唾弃。

整个家族里的人都不会待见他,还会鄙视他。

这样的话对他来说更是残忍。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样政策真的执行起来的话?朝廷得分担多大的压力,要准备多少钱才可以将这件事情完全的事情下去。就算真的这样深有多少人可以去交谈。”

唉,其实这样的问题大家都可以想得到问题都很简单。

或者说这些简单的道理,他们一想就能想清楚,不过方中愈晕居然能够提起来他们也知道肯定还有下文。

简单的解决这样的问题,不是用语音在这个时候讨论的这么大的排场,这么多人在这里。

如果就听方中愈说几句废话的话,那根本就没有必要组织这么大一场辩论会。

建文皇帝朱允文直都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听着他们说。

这一点非常的重要,他现在作为一个旁听者,一直在注意美味大成在遇到这件事情后的表情。

“正是因为有困难,所以才希望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国策来执行朝廷,现在只需要挑选试点一步一步来实行一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只要每一届的官员都在这上面花功夫自然会做起来的。”

方中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件事情本来就不可能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他要把话先说清楚,要让大家打一个长期的准备。

“也就是说我今天所说的事情都不是一个短期内能完成的事情,就看诸位大神有没有这个耐心来做这件事情?况且正因为我知道他不完善,所以才需要注意大人齐心协力,想出主意来改善。”

方中愈只是一个出主意的人,把这件事情怎么做?如何做要多少人来做其他人,该要考虑的。

如果这件事情不能成功,至少他给了一个方向,以后的官员们在施政的时候也会往这方面去考虑,不会比其他的很杂乱,或者是什么情况?

有的人听了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

如果真的是心系百姓的话,自然会愿意把这些事情做下去的。

“所以要该怎样会几百姓哪些百姓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自然是需要一个乔城来的,大家如果都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自然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也不会过多的分担。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可以让生育两个三个甚至是四个的孩子的家庭,享受咱们这种保障金的待遇。当然也可以对他们进行家庭财力的评估。本来就养得起的,自然就不需要。不过咱们最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人口,也就是说要让更多的人愿意去那么这个评估的力度就需要多加考虑了。”

“这件事情需要户部,去做吗?”

这也是注意大成关心的问题,虽然户部尚书首先问出来,但是他们知道这不一定就是互补的事。

“诸位,我所的东西都是因为这将会是大明朝廷,甚至是中原大地,华夏大地2000多年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里面相有很多东西,你们都从没有听说过,或者说接触过,但是从来没有仔细想过的东西。这就是我的底气所在。所以说,这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整个朝廷甚至是整个天下百姓的事情。因为几乎每一件事情都关系到各位大人,各位大人的家庭,各位大人,最后背后的族人,还有那些组成了整个大明朝廷的百姓。所以现在分的那么清楚,没有必要。”

众人的心里是一阵惊讶,甚至有些车受到的冲击,方中愈张嘴就是2000年前所未有的大格局。

这是中华大地上的大变革,让他们有一些应接不暇。

脑子里一直都没有转过弯来。

至于方中愈后来说了些什么,他们可能都已经完全没有听进去了,脑袋里只有那句话,这是2000年为所有的大变局。这话说出来,其实挺尴尬的,但是事实上中愈真的说出来了,就在这朝堂之上就在这众位大臣之前。

建文皇帝朱允文倒是没有那么多惊讶,似乎还觉得有些理所当然,也许是之前听了太多次这样的话吧,自己在内心中也把这句话说了无数遍,所以这个时候才能表现的这么淡然。

看着其他人的表现,他忽然有一些欣慰似的,甚至有一些小小的得意,看来有很多东西你们不知道吧,你们也不能了解吧?

他在心里默默然是的,还是很高兴的。

“我所说的只是这大计划中的一部,还需要很长时间要坐,但是只要大家通力合作,还是能够做成功的。”

他都已经这样说了,那些人欲言又止,但最后都只能选择了接受。

不接受能怎么办?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啦!

顶着干肯定是没有必要的,况且朱允炆还在旁边看着。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选择接受。

“那这一条呢,在全国各地新办学校,接受六岁以上的孩童入学学习。”

礼部尚书站了,起来。

本来这件事情跟他没关系。关系最大的反而是国子监,但是国子监的人。也就是陈老大人和他带来的官员,这个时候并没有发言。这表明他们在之前已经知道这条消息了,就算是朝廷真的在全国各地新建学校,最后统一的管辖权,还是在国子监,所以他们并不担心。其他的部门也许会分去一部分权利,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他们所以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说太多的话,静静的听着便好。其实大明各地还是有县学和府学的,只不过那样的学堂还是不能完全覆盖到所有的孩童,都是一些家族里有诠释或者说有能力的学生的才能上。

现在方中愈一所提的建议,是要建立那种能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入学的学堂。

“孩子是整个朝廷的,未来。家国天下。一个家庭里必然会有一到两个孩子,如果以后的政策实施起来之后可能还会更多。他们以后可能成长起来就是朝廷的中梁砥柱。但是如果没有给他们一个成长的环境,没有人教他们学习,他们会成为未来的大明忠臣吗?既然是家国天下,如果一个家庭都不稳定,又怎么会让长期朝廷保持长治久安呢?”

方中愈张嘴就是家国天下,闭嘴就是国家的未来。

这样其他人都没有办法说。

毕竟他们不能反对这反对的话,无疑是将那些贫苦的百姓们都推向了方中愈那边,这个时候他们还是要争取一些支持的。

虽然他们家里并不缺乏族学。

大家族都是有培养自己子弟的学校的,那就是家庭的宗族之学。

他们会有老师教导他们。这样的话,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以家族为重的学生,毕竟是家里出钱供养的,那以后,他长大了有出息了自然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家族家族给他们的他们要加倍还回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朝廷的,很多官员们关系复杂,就是因为在,后面出了很大的力量,有的时候,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还有背后的宗族,给予他们的,他们都要回去,预算,他现在也在浙江老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方中愈一虽然说了这么多,其他人也都在思考逗你归道理,可真正实施起来确实太困难了,这一点不仅仅是方中愈,连建文皇帝,朱允文都觉得有些困难,更何况是其他的大臣呢。

但是不管有多困难,事情还要做,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