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攻入雒阳(1 / 1)

姜滔还想继续喊话,但是城墙上的董旻已经对其恨得咬牙切齿了。

“给我射,给我射箭。”

一时从城墙射来无数箭支。

但姜滔与城墙始终保持着距离,就是怕被暗箭射中。

不过虽然射不中姜滔,但也算是打断了姜滔的施法。

姜滔只能安排人不时往城中射去劝降信。

虽然姜滔也知道,劝降北军临阵倒戈几乎不可能,但就是为乱其军心耳。

果然,虽然北军将士听了姜滔的话,虽然没人有什么动作。

但是董旻却总是觉得那些北军看向自己的眼神不对劲,立马加强了自己身边的护卫。

午后,姜滔联军休整完毕。

由于此时联军兵少,只得在其他三面派遣疑兵,分散守军注意力。

联军主力则是全力攻打雒阳北面。

董卓带去平阴的攻城器械,此时又都用到了雒阳攻城战。

不过雒阳城的城墙,却是比其他地方的城墙更高,更长。

联军虽然兵少,但是气势如虹。

雒阳守军不少,但是士气低落,军心不稳。

联军主力如潮水般涌向雒阳北面,喊杀声震天动地。

联军先登举着云梯不断地靠近城墙,而城墙上的守军不断地用滚木、热油和箭矢抵御着联军的进攻。

但是士气如虹的联军源源不断冲向雒阳城墙时,城墙上的守军却都没有什么信心能守下雒阳。

毕竟连董卓都逃走了。

很多董军开始思考如何保命了。

两边的士气差别甚大,这一切董旻也是看在眼里。

他知道,雒阳是真的守不住了。

便偷偷遛下城楼,带着数千嫡系兵马,从雒阳西面杀出,逃离了雒阳。

雒阳北面战场,不知董旻已逃走的守军还继续艰难的抵抗着。

只是不久,还是从城中传来消息,董旻已经带着嫡系逃出了雒阳城。

开始时,有些人还不信,只是久久看不到董旻的人影,便也明白董旻是真的逃了。

一时守城的董军,开始陆陆续续有人逃离。

而这些人一逃离,更多的守军士卒也跟着逃离。

也有的董军没有逃,而是选择等着投降。

正在攻城的联军,突然发现城墙上落下的箭只落石是越来越少了,

直到一队先登,十分轻松的爬上了城墙,见到等着投降的董军,才明白原来是守城大军已经逃离了。

很快雒阳城门被打开,姜滔联军终于攻入了雒阳城。

得知董旻已跑的消息,曹操立马带领兵马追了上去。

而鲍信也随之带领兵马也跟了上去。

只有姜滔,没有上头。

而是带领兵马,收降俘虏,然后派人巡视雒阳四处,抓捕董军散兵。

虽然此时的雒阳城早被董卓放火烧过一次,据说大火连烧了三个月。

城中一片废墟。

但是姜滔可是知道,孙坚攻入洛阳后,可是得到了传国玉玺的啊。

姜滔立马亲自带了一支部曲,进入了已经被烧毁的皇宫。

姜滔让人仔细搜查,特别是井里。

姜滔当然没有明说他是在找玉玺,只说是在收缴财物,言其若有其他特殊发现,马上告知他。

只是似乎姜滔没有那个命,派去寻找的士卒回禀,除了一些财物,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

连太守特意吩咐过的各个水井也找了,都没有发现。

“难道我没有这个命?”

姜滔很是失望的喃喃自语道。

皇宫中虽然被烧坏,且显然被董军士卒光顾过好几次。

但还是不得不说,皇宫中的宝物确实不少。

姜滔他还是在皇宫中收集到不少被董军遗漏且在火中保存下来的财物。

这可是未来的国宝啊,姜滔决定将这些残存的宝物一并带回泰山保存。

得益于董卓将雒阳烧毁,雒阳城里的董军溃兵无处躲藏,很快就被找出。

其皆无心再战,乖乖投降。

日落前,雒阳城算是被姜滔给彻底平定了下来。

而不久之后,曹操和鲍信也带兵回来了。

他们此次追击,虽然斩杀俘虏了不少董军逃兵,但是还是未能追上董旻,让其逃走了。

“孟德兄,允诚兄,无需太过在意。我等攻入雒阳,已是大功一件,此战必定传扬天下,鼓舞天下人讨董的信心。”

姜滔安慰着两人。

哎,此时的二人一心向汉,谁人能将曹贼这个词和现在的曹操联系到一块呢?

“是极,是极,是我等贪心了。”

鲍信听后,也是再次兴奋了起来。

曹操虽无奈,但是也点了点头。

……

第二日,司马芝向着姜滔曹操鲍信等人介绍着这几日的战果。

“先前平城外与董卓交战,我军共伤亡六千余人,斩杀董军七千余人,俘虏一万四千余人;

雒阳之战,我军伤亡三千余人,斩杀董军三千余人,俘虏董军八千余人。

缴获粮草十万余石,钱七千万余,金四万余,金器宝物无数。

经过盘问,这些财物,多是董卓让人挖掘洛阳周边皇陵所得。

这些财物只因刚挖出不久,还未来得及转移长安,被我军缴获。”

早就听说董卓让吕布等人在洛阳周边挖掘皇陵,没想到被他们挖出这么多,这还是没有被带走的,带走的不知几何。

看来“盗墓”确实很有前途啊,姜滔不禁也想去挖挖看。

“可恨,着实可恨,这董贼,居然敢干如此丧尽天良之事。

其怎敢盗挖皇陵,真乃无君无父啊。”

曹操听了董卓居然让人挖掘皇陵,一时气愤不已,不停的在那里痛骂董卓。

姜滔看着一直谩骂不休的曹操,心里不知怎得,总感觉怪怪的。

鲍信也是十分气愤,直言要把董卓挖掘皇陵之事,告知天下,让天下人一起来骂。

姜滔看两人这气愤不已的样子,本打算建议他们一起挖皇陵的事不敢再提。

“如今我们已经攻下了雒阳,是否该率军向西攻打函谷关,早日攻入长安啊?”

不久终于平复心情的曹操,提议继续西进。

鲍信也赞同。

只有姜滔不想再继续西进了。

因为只有他知道,这一路屡战屡胜,不是因为董军太弱,而是董军太过轻敌,以及内部不和,一连犯了很多错误。

退到函谷关后的董卓,便会马上调整战略,放弃洛阳,派遣大将和重兵防守各个重要关卡。

致使联军不能再向长安西进一步。

而关东联军因为各怀异心,也都不再热心讨董,而是会忙着抢地盘去了。

三国:庶民崛起中